创 意 创 新 ,融 智 融 心

守艺人 | 陈玉录,与彩塑耳磨厮鬓的时光

发表时间:2020-03-19 15:00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在这样一种场景下见到陈玉录老师。

新华书店里,人群熙熙攘攘,或穿梭在各种类型的书架前,或拿一本书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阅读,或端着一杯咖啡,一边啜饮,一边思考读书的感悟。而陈玉录老师,不动声色地端坐在书店的一个小角落里,一刀一刀慢慢赋予手中的作品以生命,看上去不过与身边的人们做着不同的工作而已,但谁又会知道,这是一个声名远扬的艺术家呢!

所谓大隐隐于市,也不过如此吧!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124.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129.jpg微信图片_20201230154133.jpg



陈玉录老师身上的勋章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彩塑’优秀传承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创作奖获得者”、“烟台市第五届文联委员”、“烟台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栖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等,随意拿出一个来,都熠熠发光。但是,陈老师依然十分低调,鬓角的银丝和眉宇间的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和彩塑一起走过的漫漫长路。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137.jpg


彩塑,这个从历史中走来的古老技艺,自小便陪伴着陈老师长大。对于陈老师来说,从事彩塑事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当问起陈老师的彩塑风格时,陈老师总是谦虚地说,风格都是源于生活的阅历。多年以来,陈老师遍访中国各地,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彩塑特征。他也曾给自己许多定位,尝试过很多风格,但最终,陈老师选择发扬民族特色。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07.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141.jpg


陈老师认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让世界看到更多民族的作品。但老手艺的传承需要结合现代元素,只一味传承,终究会被淘汰。于是,陈老师从胶东文明入手,结合民间传统的剪纸、木版年画、戏剧等艺术元素,又融入现代雕刻、卡通元素等表现手法,使彩塑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陈老师的彩塑作品以胶东特色的人文题材和民间寓意吉祥喜庆的题材为素材,以生动夸张、色彩鲜明、个性张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幸福欢乐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17.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11.jpg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心也越来越浮躁。陈老师说,彩塑就是能让他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沉下心来的一件事情。陈老师一生都在专注于彩塑,他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创作的过程,这时常能让他忘记一切。陈老师用自己的人生塑造彩塑这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同时也赋予了他生活的乐趣。看到陈老师望着自己作品的目光,充满宠爱而又炯炯有神,我想,这就是一个匠人所具备的品格吧:坚持、专注、敬畏、入魂。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24.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20.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28.jpg


曾经,老手艺并不是一个足以维持生计的职业,甚至濒临失传。但如今,人们渐渐意识到民俗技艺的重要性,逐渐加大对其的重视和保护力度。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喜爱传统文化。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这样一家试图从历史文化积淀中重新挖掘、提炼和展示烟台开埠文化、民俗文化和胶东特色文化的大型创意产业园区,她吸引了许多传统手艺人前来入驻,文化气氛浓厚。融入园区之后,陈老师更是如鱼得水,结合园区意图打造旅游文化景区的现状,积极开发具有胶东民俗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为了传承这一古老的技艺,陈老师还将开设培训传授胶东民俗彩塑技艺课程。传承发扬胶东民间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彩塑技艺!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39.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35.jpg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231.jpg



和陈老师的交谈中,能看到匠人的特征:他们与世无争,只潜心钻研手中的老技艺。朴实的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营销自己,但他们的作品总会于芸芸之中脱颖而出,频频惊艳人们的眼球。每一个手艺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与眷恋,而他们用心守护的每一种技艺也都需要我们的参与和传递。

分享到:
网站运营中心: 烟台八分文化
Copyright 2016-2022
园区地址:烟台市芝罘区通世南路7号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
园区入驻咨询电话:13395453125(马先生)  15953516873(邹女士)  
网站运营电话:0535-6731155     6735399